房天下>  资讯中心  >郑州房精灵>  正文

手机看新闻

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再升级:满足多样居住需求

郑州房精灵2025-03-12 10:28:01来自北京市

中国在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力度,提升质量品质,以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和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通过扩大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供给,帮助新市民、青年人和农民工等实现安居。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将保障房建成“好房子”,从空间布局、住房品质、社区营造等多方面丰富“住有宜居”的内涵。

中国住房保障体系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我国正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力度,提升质量品质,以更好地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和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帮助新市民、青年人和农民工等实现安居,体现了我国对住房民生属性和保障功能的重视。

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

为了让更多城市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我国面向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群体扩大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供给。例如,重庆宣布开放农业转移人口的市级公租房申请资格,明确凡在中心城区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只要满足住房、收入标准条件,即可申请市级公租房。此外,多地积极探路,满足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引进人才的首套购房刚需。

建设“好房子”,提升居住品质

我国正努力把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从空间布局、住房品质、社区营造等多方面丰富“住有宜居”的内涵。例如,在北京朝阳区,由12栋错落有致的楼体组成的燕保·百湾家园,有着“最美公租房”之称。在厦门翔安区,按照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和海绵城市标准建设的洋唐居住区,获评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些案例展示了我国在提升保障性住房品质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推动存量房盘活,创新保障房筹集方式

我国正努力在“严控用地增量”与“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力度”之间寻找平衡,方向是摸清需求、以需定供,在存量房地产的盘活、转化、结合上想办法、探新路。例如,位于广州越秀区寺右新马路75号的优家国际青年社区,由废弃库房改造而来,是广东第一个拥有“出生证”的非住宅改造租赁住房。此外,各地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的工作节奏持续加快,有望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地区实行存量房收储。

住房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既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又可促进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型,还能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带动投资消费。期待进一步平衡好政府与市场、增量开发与存量盘活等关系,推动保障房政策、资金、管理形成合力,朝着住有宜居的方向持续发力。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