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房产置业分析与建议>  正文

手机看新闻

用小米思维解释,为什么开发商不能拿到低价土地,把房价降下来呢?

房产置业分析与建议2020-11-11 20:43:03

一道取材实例的思考题:因为怕(查水表),在此借用他名,阐述一下为什么开发商不能拿低价格的土地,让房价降下来。

04.jpg

成本与售价成正比

广州,有个刚需住宅区,房价目前3万。

现在房地产商在旁边拿了另一块地,这块地好一点,临珠江,能看到江景,请问,盖好了房子,应该卖多少钱?  前阵子我去拜访这个开发商客户的时候,客户就问了我这个问题。  我想了想,说:5万。  客户摇摇头,说,起码得卖8万,我们想冲击10万。  为什么?  这是不是你们说的,开发商哄抬楼价,牟取暴利?  

并不是。  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房地产商的逻辑。  你们以为开发商是这样的:3万的土地成本,其他成本2万,成本5万,然后开发商开始抬价,抬到10万,赚5万,得到了暴利。

实际上反了——不是先拍了地再去抬价,而是先抬了价再去拍地。

真实的开发商,是,看到地,先想,这里盖了房子,能卖多少钱? 

A认为:能卖5万?扣除其他成本2万,剩下来3万,我想赚1万,那么我只能拿2万去拍地。

B认为:能卖8万呢?扣了成本2万和利润1万,我能接受地价5万。

最后土地会卖给B,A根本拿不到地。

所以土地市场上,能拿到地的一定不是按照市场均价估算市场的开发商,而是——对房价估计最激进的开发商。你估计得激进,大部分钱给了政府,土地成本已经高了。你要不然卖贵房子,要不然压缩成本,要不然少赚利润,要不然就得出局。

开篇那个跟我说“要卖8万”的开发商,就是前几天去拍地,被市场教育了,他们估价7万地价的土地,被别人用8万拍走了。领导回来反思:他们8万还怎么挣钱?我们是不是对土地价值预判还不够?为什么我们拍不到地?我们是不是还得更积极?  这就是接受了市场的教育。  后来我们还是达成了合作,我们给客户公司出了一份咨询报告,研究“在旁边都卖3万,我们靠江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方法卖8万”。这都是被逼的。大家只能拼了命地往高里竞价,房价就高了。  是最乐观激进的一批人,决定了房地产的价格。

所以房地产如果出现了雷军,高配低价,这种企业,根本活不下来——因为他根本拿不到地。  你去看房地产企业的报表,利润率并不高,大部分的土地出让金和税金,给了政府。房地产商本身,并没有暴利。  房地产商在我国的角色,非常类似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包税公司”。  当时的包税公司,是,政府订好税法,但不直接收税,直接管包税公司要。公司按照税法,去向纳税人收税,多收上来的,就是利润。  现在的房地产公司,是,政府拿走了土地出让金,一次性收走了,开发商再把土地盖成房子,卖多了的,就是利润。  商业模式非常接近。    这样合理么?  倒也合理。  政府认为:地铁是我修的,城市是我规划的,土地价值是我们运营起来的,你房地产商只是盖楼而已,拿点辛苦费,得了。  开发商并没有给政府创造太多的剩余价值,当然只能辛辛苦苦竞地价。  但如果能创造价值,那开发商的底气,就不一样了。

此前,广州科学城的一块地,低价卖给了万达,几乎是定向出让,不太用竞价那种。  土地转让公告表示:谁都可以来投标,但是这家地产企业,必须“拥有一个国际级电影院品牌”。——这只能是万达。  地价当然抬不上去。  后来盖成了万达广场。  政府收这么低的地价,不吃亏么?  其实很赚。  万达广场盖起来以后,为区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商业配套,提升了周边土地价值。那个时候去看周边地产商的广告,上面都明晃晃写着“地铁上、万达旁”,别的地块更贵了。  其他那些无法为政府创造价值的发展商,就只能用抬高了之后的地价拿地。

除了“提供商业配套”,还有其他的创造价值的方法,比如——引入产业,提供税收。也能拿到便宜的地。

前阵子为另一个客户做的项目,是在广州番禺,一个“汽车小镇”的项目。项目由几家合作,其中几家地产商之外,最重要的一家合作方,是广汽集团。  广汽集团贡献了大量税收,政府想把它迁到番禺的汽车产业区,带动片区的发展。  那——你让我去,你能给什么好处呐?  最后的这个汽车小镇项目,房子真的可以很便宜,周边卖到3万多的价格,这里的房子,有70%的指标,限价1.6万。  但你能买到么?  这1.6万的部分,只能销售给广汽的员工。  广汽拉动了产业发展,创造了价值。政府提供了低价的土地,为广汽创造价值。广汽员工为广汽创造了价值,得到了便宜的房源,提高了忠诚度。  我们普通人没创造价值,所以我们买不到便宜房子。  这么算下来,能便宜拿到地的,并不是传统开发商这种专业盖房子的,而是做实业能带来经济活力的。

小米也是啊,小米和开发商在北京合作的公寓,很便宜,但只能小米内部员工使用,还限制交易。小米在广州,也拿了一块写字楼地块。周边住宅单价去到8万的核心区,周边写字楼销售的市场价格估价五万多了,小米这块地,写字楼地价只收了1.3万,算上别的成本怎么着3万也够了。  换取小米华南区总部入驻,带来产业,为广州提供工作机会,创造价值。  当然,地块只有30%能对外出售,剩下的不让卖,好让小米把员工也拉过来,不然你跑了呢?  那你想一想,这楼里可售的部分,小米会不会3万卖给你啊?

借用上面的这段文章,阐述一下,郑州西区的某个楼盘,价格低,配套好,然后拿地多,但是开发商付出的也很多,不该自己干的事情,和承建很多以后会交出去的配套为前提,互惠互利是现在流行的经营模式,一边提供资源,但是必须要带活这片区域以后的发展,不然后面还有排队想找我合作的。所以房价这么可能会降下来呢,值得细细品味啊。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