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城市改造让老建筑朝不保夕 郑州建筑何时"不短命"

大河报  作者:辛渐  2010-11-10 08:48

[摘要] 2000年3月,郑州为了改造东西大街,打造当时中原最大的商业地产街区,十分果断地将包括100多年历史的魏巍老宅在内的许多老建筑拆除。如今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拆除工作的亚细亚大酒店,作为当年的地标建筑,如今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

质量不是问题,缺的是保护意识

有关机构曾统计过,国外100多年的住宅都还能使用,而我国住宅寿命平均只有30年左右,不少20多年的住宅就因为质量或者规划调整等问题而被拆迁。每一座老建筑面临被拆除命运时,都能够轻松找到拆除的理由。保护老建筑困难的不是建筑的质量,而是保护的意识。

老郭是位资深建筑商,谈及房子的建筑质量,他认为从若干年前,就不可能出现拿自己命运和前途做赌注,而偷工减料,搞豆腐渣工程的人,因为现在的建筑质量追究是终身制,建了不合格房子永远逃脱不了干系,背一辈子的思想包袱。加之设计部门的高标准设计,监理机构的严格监管,所以从长远来看,一座城市对老建筑的保护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愿意不愿意。真正树立了保护意识,愿意保护,我们的房子存在7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成问题。

城市为什么要搞拆迁?广州大学建筑节能研究院院长周孝清教授表示:“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些是因为城市的规划发生改变,原有的建筑不符合新的定位和功能需求,必须拆除。另外,‘为拆而拆’也并不少见。”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称:“很多人喜欢新的、豪华的东西,大破大立、大拆大建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改造旧建筑,有些领导觉得太麻烦,花钱又多,还不如搞新建筑。”少数老建筑之所以幸免于难,是因其“文物”的身份才得以保存和修缮。“拆一次就创造了GDP,再盖一次又创造了GDP。”这是网友们惯用的说法。记者了解到,在国内许多城市的中心城区,旧城改造需要政府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精力,相比之下,出让土地、让开发商主导拆迁重建则更经济、更有利。其实,如果让建筑“自然老去”直至“自然死亡”,也许不止30年、50年。范围内,都有老建筑经过加固、修整后依然正常使用的例子,如上海外滩老建筑群、武汉大学民国老建筑群、广州沙面的老建筑群、天津的银行街老建筑群。但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拆迁风潮”,使众多建筑都变成了“短命鬼”。

遏制“英年早逝”,构建“百年老宅”

关于如何从实质上遏制包括郑州在内的国内建筑的“英年早逝”,构建“百年老宅”,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认为,要首先树立两个方面的理念:一是提高住宅(建筑)使用寿命是的节约;二是要从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再利用全过程和住宅(建筑)全寿命周期综合考虑建筑节能。其次在生产方式上转变,关键是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具体来说,就是以科学规划引领百年住宅,以产业现代化打造百年住宅,以成熟配套技术支撑百年住宅,以组织保障体系服务百年住宅。要切实改变一些地方“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最后能不能实施全靠领导一句话”的做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城市建筑应树立可持续理念。“哪些建筑该拆,哪些不该拆,不应该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应该有明确的标准规范。建筑、规划、文物、文化等行业的权威人士,共同论证以决定是否允许拆除某个建筑。对于某些重要建筑的拆迁,甚至可以举行听证会。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这样的模式,仅做到了对挂牌的文物拆迁“一票否决”。还要切实强化城市规划的严肃性,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的执法力度。与此同时,要建立建筑拆除的法定程序,明确拆除条件,切实做到建筑拆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曾5次下达制止令未果 郑州 最“牛”违法建筑被破拆

西安网友曝光"楼挤挤"看买房要远离的几种建筑(图)

惊爆房地产行业建筑成本 看看开发商暴利内幕(图)

惊爆房地产行业建筑成本 看看开发商暴利内幕(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