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个城市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备受关注和好评。例如郑州计划2024年完成10000套二手房的“以旧换新”,南京也发布了试点活动。各地创新举措频出,逐步显现成效。本文详细解析不同模式的“以旧换新”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并提供了小编的深度点评。

今年初,郑州提出2024年要完成10000套二手房的“以旧换新”,其中5000套由郑州城发集团直接收购,政策一出便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南京安居集团也发布了类似的试点活动,首批计划收购2000套二手房。随着这两地政策的落地,其他城市也迅速跟进,截至9月17日,全国已有约130个城市开始实施类似政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在其中,并且政策不断升级,部分城市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
从已落地的模式来看,主要分为中介优先售房和国企收旧换新两大类。中介优先售房模式下,开发商和中介与购房者签订协议,旧房在约定时间内售出,新房认购协议生效,否则无条件退款。而国企收旧换新模式则由地方国资平台或开发商直接收购旧房,用售房款购买指定的新房项目。无锡梁溪城发集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扩大了收购范围,不仅限于住宅,还包括优质公寓和商铺,甚至跨城市收旧。武汉硚口区也在“以旧换新”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三期活动将范围扩大到更多区域。
漳州则采取了“中介优先售房+政府平台兜底”的模式,确保在60天内未售出的旧房由政府平台按90%评估价购买,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此举有效避免了中介长时间未能售出旧房造成的困扰。同时,华发股份珠海大区推出“直购+帮卖”双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满足了旧房业主的多样化需求。
从各地实施情况来看,国企收旧换新模式相对带动效果较好,但受限于收购资金,多数城市收购规模不足1000套。郑州的模式较为灵活,购房者可挑选多个房源项目,极大增进了政策参与度。而南京模式则对新房选择较为严格,但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中介优先售房模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推广较多,但其效果依赖于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度。漳州的“兜底”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旧房业主对降价的担忧,增强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总体来看,各地“以旧换新”政策正在不断优化和创新,通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中介优先售房和国企收旧换新两种主要模式。未来,扩大收购旧房的物业类型、置换范围及区域范围,甚至跨城收购旧房,或将是政策优化的重要方向。这些举措有助于打通一二手房市场链条,提高市场活跃度,助力房地产市场加快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