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零首付”购房的真相与风险。很多人被“零首付”或者“超低首付”
买房的广告吸引,但这些优惠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和法律问题。本文揭示了这些操作的真相,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其带来的影响和潜在风险。

今年,房地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许多开发商和中介机构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措施,其中“零首付”和“超低首付”尤为吸引眼球。不过,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和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已经发布了针对这类操作的风险提示,指出这些看似诱人的优惠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所谓“零首付”或者“超低首付”,就是购房者在没有预先支付或支付远低于政策要求的首付款情况下,通过开发商或中介机构来实现购房。通常,开发商会虚抬房屋价格,从银行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从而让购房者看似支付了较少的首付款。然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15%。因此,这种操作实际上是违法的。
虽然“零首付”听起来很诱人,但购房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操作背后隐藏的风险。首先,购房者的月供和利息会显著提高。例如,一套总价97万元的房子,按照15%的首付款比例,剩余贷款为824500元,每月还款为3865.32元。但如果按照“零首付”方式操作,总贷款额度增加,每月还款会达到4547元,每月多还682元。其次,虚抬房价不仅增加了贷款利息,还可能在购房过程中产生额外的税费。此外,购房者如果没有清晰的还款规划,很容易陷入违约风险,最终导致财务困境。银行也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零首付”往往伴随着虚假信息的提交,使得贷款发放给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因此,购房者在面对这些“优惠”时,应当保持警惕,综合考虑政策规定和自身还款能力,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陷入财务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