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通过智慧管网系统,精准摸排老旧管网需改造部分,推行“四管同改”策略,提升工程效率,确保市民生活便利。此次改造项目充分考虑市民需求,通过政企合作和创新施工方法,使得改造工程高效推进,确保市民生活未受影响,提升城市运行安全。

郑州市的地下管网已有不少年头,部分管网甚至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运作,存在安全隐患。为此,郑州市从2022年起开始实施老旧管网改造计划,计划在两到三年内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智慧管网系统的辅助,郑州市对2万多公里的地下管网进行了详细摸排,并制定了针对燃气、供水、供暖和排水四类管道的“四管同改”计划。目前,郑州已改造了878公里的管道,既提升了工程效率,也确保了市民生活的便利。
在改造过程中,政企合作是关键。比如,在金水区红旗路的改造项目中,通过展览和宣传活动,向居民展示老旧管道的破损情况,说明改造的必要性,从而赢得了居民的支持。此外,郑州市还设立了老旧管网改造联席会议制度,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通过线上审批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决策和施工效率。
改造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城市的运行安全,更是为了市民的便利。郑州市在健康路的供热管网改造中,选择在夜市淡季进行,以减少对商户和消费者的影响。同时,通过创新施工方法,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管网切换,几乎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
郑州市老旧管网的改造工程不仅仅是一次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智慧城市理念的实践和体现。通过智慧管网系统的辅助,郑州市精准定位需要改造的管道,极大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和精度;而在政企合作方面,通过充分的宣传和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协调了各方资源,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此外,郑州市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时机和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这种“人民城市”的理念,不仅提升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也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