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官邸制来了 “以权谋房”之手就能被捆住吗?

东方今报  2016-05-20 08:55

官邸制或真要落地了。

说这话的根据,是16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发布的《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NO.5(2016)》

同时,一份以该书总报告形式发布的问卷调查也显示,九成受访者认为我国目前实行官邸制的时机已成熟,建议抓紧相关条例的起草和制度构建,做好顶层设计,在不动产登记制度等基础制度的基础上,抓紧建立官邸制。

九成人都认为实行官邸制的时机成熟了,这共识度,不可谓不高。要说“官邸制”这个词儿,在国外并不鲜见,美国的白宫,法国的爱丽舍宫,都是著名的官邸;我们自己秦汉以来的历史文献上,也随处可以翻到这个词儿。但要说忽然跟我们发生了联系,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的“探索实行官邸制”;而今不过三年,就有这么高的共识。

有个说法,就是“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但在现实中,“官”虽然如“流水”,但官邸却不那么“铁打”,来了一任官员,就得给他准备一套“官邸”,这“官邸”即便调走,也成了他的私产;再来一任,还得准备另外的“官邸”。有人换几个地方任职,就能弄好几套房子……这样“以权谋房”,百姓能没有意见?现在要“官邸”了,能没有这么高的“共识”?

对于官邸制,大家的预期都很高,诸如抑制“国有资产流失和预防住房腐败”等,都很让人畅想。就连该制度的设计专家,也说出“官邸制就是遏制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的根本途径”这样的话。但究竟能否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从官邸制建议方案来看,其适用主体范围限定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正职和法检“两长”,以及异地交流的组织部长、纪委书记等领导干部,其他岗位的官员则不能享有“官邸”,这个制度显然覆盖不到他们。但同时必须看到,很多覆盖不到的官员,往往成了 “房姐”、“房婶”、“房叔”、“房爷”们的主力。他们利用职务囤积房产,并无多大难度。

其次,官邸制只是针对“占用公房”,但官员房产方面的腐败绝不只是占用公房这一现象,比如拥有私人豪宅、多套来源不明的房产、关联人员代为拥有房产等。他们的“房腐”和有无官邸并无多大关系,根本原因还在于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缺位。

再次,如果是制度不健全,即便是官邸制覆盖的那部分官员,也会有人一边住官邸,一边搞房子。因此,必须意识到,良好有效的官邸制还需要在一系列配套制度的约束下才会发挥作用。这些配套制度首先包括预算透明制度,从源头上扎紧公共资金的流向;其次是财政体制中的严格管控和透明化;再次是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后,监督体系和追惩体系一定要到位。

即便是官邸制覆盖官员群体十分有限,但并非没有积极意义。很大程度上,它是我国反腐体制的有效一环,也是防止官员“房腐”迈出的步,还是值得期待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