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项目 > 正文

扎根人民创作精品

  2015-10-30 07:57

    □李利宏

    一年前,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习总书记讲话的全文,倍感亲切与鼓舞,备受鞭策与激励。

    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根本、关键、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习总书记的讲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戏剧在这个时代要干什么,或者说这个时代对戏剧的要求是什么。我们就是带着这个认识,响应省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号召,开始了《愚公》戏曲剧本的创作。

    今年5月初,我们到达了济源的愚公村,我们要去找寻愚公的足迹和他移山的原因,发现和开掘愚公的精神内核和情感世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转瞬成了一个个山民,每日除了劳作就是跟附近的老乡聊天,深入地体验生活。一日,村里运来一个长两米的大石槽子,八个人费了好大劲才把它从车上勉强抬了下来,安置在早就归置好的三组石头上,可却搁偏了几寸。此时有人扛着四根大臂粗细的木杠来到石槽子前,将一根木头插入石槽子底部的地上,将另一头支在旁边的栏杆上,然后将另外一根木头反方向插入和之前那根木头形成一个“×”字,将这根木头的另一端交给一人,其他两根同样道理,只见“吱吱”作响的木头慢慢将那偏离的石槽挪到了正位。大家放下手中的木杠,还不忘自豪地幽默一把:“愚公能移山,我还不能挪挪石头?!”愚公子孙的神情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当年愚公移山时那份智慧、那份决心、那份坚持、那份执着!如果不是在愚公村“深扎”下来,是不可能捕捉到这一生活场景的。以管窥豹,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抽取王屋山人的性格特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到的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要求的正确实践。由此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我们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愚公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怎样才能站在愚公的角度体察众生、唤醒族群的凝聚力是创作上大的难题。某日听闻山中一老村满共不到十户人家,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村人大多搬出山外居住,只有3户人家仍居山中,好奇心驱使我们前往一探究竟。翻山越岭、穿越山洞后终于来到一处村民家中,老大娘看到来人很是热情,又是端水又是递板凳。问及家里情况,大娘很自豪地夸奖了在市里工作的儿女一番,问她为什么不搬出去,大娘说那可不中!祖屋都快两百年了,没人看着不行,再说习惯这里了,偶尔进城看到车水马龙的心里害怕,高兴的时候就是每年的八月十五和大年三十,儿孙们都会回到祖屋欢聚一堂……我们一下子感悟到了愚公不搬家而坚决移山的原因:是因为亲情,是因为血缘,是因为祖上的根基所在。美哉!壮哉!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创作出不负时代召唤、不负人民期待的更好更多的戏剧艺术精品。④4

    讲话催绽文苑花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